全部 MBTI性格测试 智商测试 情商测试 心理测试
首页>文章博客>MBTI性格测试

在日常生活中你是“反驳型人格”吗?

admin

2024-05-06

MBTI性格测试

干啥啥不行,抬杠第一名!


在你的生活中,是否遇到过这样一类人,他们总是喜欢刻意唱反调,对于别人表达的观点。


遵循“管他对不对,先反驳再说”的原则,想方设法在鸡蛋里挑骨头,煞费苦心地让你不舒服,单纯为了反驳而反驳,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。


这类人常被人冠名为——“杠精”,在心理学上,这就是“反驳型人格”。你有“反驳型人格”吗?如何正确认识和面对反驳型人格,有反驳型人格如何自救?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。


525-3.jpg


什么是“反驳型人格”


反驳型人格明显的特征就是喜欢跟别人作对。这类人群的共情能力较差,言语之中常常带有攻击性,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从自我角度出发进行人性批判,来彰显自认为的不凡见解,喜欢“杠上开花”,是断章取义小能手,也是原意曲解大师。

 

这类人似乎总是处于一种“战斗状态”,随时准备捍卫自己的观点。即使他们并不完全理解讨论的主题,也会毫不犹豫地提出反驳。

 

喜欢抬杠的人自古就有,语文课本就曾展示过一段著名的抬杠语录。


惠子曰:子非鱼,安知鱼知乐?


庄子曰: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


“反驳型人格”是怎么形成的?


想要了解反驳型人格,我们就得明白这类人群为什么总爱去反驳别人?简单概括为以下3点:


1、防卫式自卑心理


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解释这种行为,叫作“攻击型防御机制”。习惯性反驳是“防卫”的典型表现,其背后藏着的是不易察觉的自卑心理。反驳其实是为了缓解自身焦虑和不安的应激反应。


2、不愿意承担错误,逃避责任


有的人之所以习惯性反驳,是因为他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错误,善于逃避责任,希望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别人,或是客观因素,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
3、好胜心极强


有些人习惯性反驳,只是享受赢的感觉。因此,无论何时,无论别人说什么,他们都会反驳,都想要争个高低。


“反驳型人格”的人会在与其他人做比较中来认识自己,这个过程也会给自己带来很丰富的情绪体验,他们在比较过程中会获得优越感或自卑感,当获得自卑感、不愉快时为了保护自身,会下意识地选择反驳别人,让自己重新获得优越感。


面对“反驳型人格”怎么办


1、保持冷静


首先,确保你在与“反驳型人格”交流时保持冷静和理智。不要被他们的态度激怒或搅乱你的情绪。


2、倾听并理解


尝试理解他们的观点和动机。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很强烈,但他们的观点可能包含一些有价值的见解。


3、设定明确的界限


如果“反驳型人格”的行为开始变得过于攻击性或令人不快,务必设定明确的界限。你可以说:“我明白你的观点,但我们可能无法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。咱先别说这件事了。”


4、讲事实和数据


与“反驳型人格”交流时,使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通常更有效。这可以减少情绪化的争论,并使对话更加富有成效。


5、寻求第三方帮助


如果你发现与“反驳型人格”的交流变得困难或无效,可以考虑寻求第三方的帮助,如心理咨询师或调解员。他们可以提供中立的观点和建议,帮助你们更有效地沟通。


“反驳型人格”如何自救


1、用 “YES” 代替 “NO”


“NO”可能只是杠精们的一个口头禅,一个下意识的语言习惯,却会触发对方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,破坏人际关系。


所以,警惕“不是”“没有”“我觉得也不是这样吧”“我知道啊”“怎么可能”等否定词汇,换成“挺好的”“确实是”“有道理”等肯定性词汇,之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,可以让对方更好地聆听与接纳。


2、跳出井底,看看世界


这其中部分人还有“自我中心”的心理,只能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去看待问题,而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。


认识到自己的反驳行为是第一个重要步骤,其他的认知不对等的反驳与抬杠只会消耗有限的时间与精力,不如跳出井底,看看世界,拓宽自己的知识面,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。


3、学会倾听和提问


改变与他人交流的方式,更多地倾听而不是急于发表意见。通过提问来表达对他人观点的兴趣,这有助于建立连接和理解。同时,给自己一些时间来思考他人的观点,而不是立即进行反驳。


虽然“干啥啥不行,抬杠第一名”这样的行为模式有时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,但只要我们试着包容和放平心态,“反驳型人格”也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的存在~